担保人失信可以还一部分免责吗
担保人失信,一般不能还一部分免责,担保的本质在于承担返还本金及利息的责任,除非担保人与债权人达成明确的协议,通过返还本金来免除其担保义务。
不然,担保人需对全部债务负责,不可以因偿还了部分债务就倡导免责。这意味着,担保人在面临失信状况时,应全方位考虑债务清偿的责任,积极与债权人交流,以防止非必须的法律纠纷。
2、担保人免责的具体情形
担保人在以下具体情形下可以免责:
1.当债权人在保证期间许可债务人出售债务,且未获得保证人赞同时,保证人对未经一同赞同出售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这体现了保证人对债务出售的知情权与赞同权的重要程度。
2.债权人与债务人在保证期间协议变更主合同内容,未经保证人书面赞同的,保证人也不再承担保证责任。这保护了保证人在合同变更中的合法权益。
3.对于一般保证,假如债权人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或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保证人将免除保证责任。
找法网提醒你,这体现了法律对保证人权益的保护,防止保证人因债权人的怠于行使权利而承担非必须的责任。
4.对于连带责任保证,假如债权人未在约定的保证期间内或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需要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同样免除保证责任。这同样体现了法律对保证人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5.当同一债权既有保障又有物的担保时,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假如债权人舍弃物的担保,保证人在债权人舍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
6.假如担保合同无效,且保证人没有过错,则不承担责任。这体现了法律对无效担保合同的处置原则,与保证人在无效合同中的免责情形。
担保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依据《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条的规定:
1.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当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依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这意味着,在担保合同无效的状况下,各方当事人应依据其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担保人而言,假如其没有过错,则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担保合同无效情形的处置原则,与各方当事人在无效合同中的法律责任分配。